文|暖心媽媽育兒(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小陳的孩子東東最近情緒一直比較低落,前兩天甚至忽然說不想去上學了,而且真的把書包一丟,成天在家躺著。原來東東在學校因為課堂上跟同學打鬧,被老師叫到辦公桌批評了一頓,從那之後,東東就開始提不起精神了,他有幾次跟父母提起這事,還說老師光說他,不說別人,對他太嚴厲,批評得太狠了。小陳本來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可孩子的表現卻讓她犯了愁,好說歹勸,孩子就是不肯上學,讓小陳徹底沒了辦法。其實,東東的表現是非常典型的「心理能量」不足,面對內心的負面情緒,孩子不會排解,只能鬱結在心,提不起生活和學習的動力。
什麼是「心理能量」所謂「心理能量」在心理學上,就是指心能量,它能讓人們意識到自己的內在需求和從而推動人們產生某種衝動和勇氣,並隨之採取某種適當的行為。同時,它也會讓人們產生某種特定的情緒和感情,具有強大的心理力量。「心理能量」有正能量也有負能量,像主動、積極、開心、平和等都是正面的心理能量,而類似憤怒、害怕、傷心、愧疚等等都是負面的能量。一個人的心理是積極向上的還是消極悲觀的,都取決於哪種能量佔上風。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因為遇到不順心的事而產生負面情緒,如果能夠適當地得到發泄,負能量就會慢慢消失;可是如果一直堵在心裡發泄不出去,就會堆積積累,到了一定程度,人的心理就會出現問題,變得消極、麻木甚至扭曲,從而做出不理智的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還沒有學會像大人一樣自我排解。如果沒有家長的及時引導,將負面情緒及時發泄出來,孩子就會深陷其中,不得解脫。像東東做出不去上學的過激行為,就是心理受到了負面情緒的主導。
孩子的「心理能量」絕大部分來自家長孩子是一個心理積極健康的、容易成功的人,還是一個心理悲觀抑鬱的、經常挫敗的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心理是被正能量主導還是被負能量控制,孩子能否快速擺脫負面情緒的影響而主動積極地向上發展。這一切,幾乎都取決於家長的影響。如果家長是具有正能量的人,那麼他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會採取更多類似於「表揚」、「讚美」「客觀」等比較正能量的辭彙;可如果家長本身就是是一個負能量居多的人,那在對待孩子的時候,就會不自主地用「不滿」、「批評」「恐嚇」等具有威脅性的字眼。受家長的影響,孩子就會獲得相應能量的傳遞。比如,家長總是詢問孩子「是不是在幼兒園受到了欺負?有沒有小朋友打你?上課老師批評沒批評你?」這樣的問題,貌似擔心孩子受到傷害,其結果卻往往是加重了孩子的焦慮心理。如果家長換種問法,例如「今天在幼兒園有什麼開心的事啊?有哪些新認識的小夥伴?老師有沒有親你?」之類的問題,孩子就會潛移默化地認為自己是受歡迎的,心裡也會充滿正能量,也更願意去上學,結交新朋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偉大的發明家愛因斯坦曾說過:人的意志如果由百折不撓的作為支撐,那它產生的威力將比那些所謂無敵的物質力量更大。只要內心有足夠的能量支撐,就算遇到再多的挫折和困難,孩子都會輕鬆克服。所以如果想讓孩子擁有陽光樂觀的心理,父母或許可以多多嘗試下面這些方法。交談時,多用正能量的辭彙我認識一個上初一的小女孩,雖然學習壓力不小,但每天臉上都是笑容滿面的。而另外一個同班同學,臉上卻很少有笑容,每天看起來都是心情不太好的樣子。兩個女孩不僅看起來感覺不同,在學習成績上也是有著明顯的差距。愛笑的女孩成績更好,業餘生活也更豐富多彩;而不愛笑的女孩成績只是中等偏下,每天的時間幾乎都用來補課。見到她們的家長後,似乎自然而然就有了答案。愛笑的女孩,父母都很開朗,跟孩子的交流就是朋友式的,而且經常用正能量的詞來表揚孩子,他們的對話幾乎充滿了「今天真努力」、「表現非常好」、「好聰明」這樣的詞。而另外一個女孩,家長看著孩子的臉始終是嚴肅且不滿的,動不動就批評孩子「上課又沒聽講吧,這麼簡單的題都不對」、「老師是不說你笨了,不說才怪呢」等等否定性語言,讓旁觀的人聽了都覺得壓抑。給孩子足夠的愛,提升孩子的幸福感孩子的內心之所以被負能量佔據,往往是體會不到父母的愛,覺得自己是無用的、被拋棄的那一個。四歲的淘淘是被爺爺奶奶帶大的,雖然小,但做事往往比較偏激,容易動怒發脾氣。父母長期不在身邊,淘淘竟然說出「爸爸媽媽不要我了」這種話。可見,父母的陪伴與關愛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提升孩子的幸福感,第一步就是多花時間陪伴孩子,不要錯過孩子最重要的心理發育期。事實證明,在充滿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更樂觀更健康。讓孩子學會排解心理壓力的方法就算父母對孩子照顧得再無微不至,也避免不了孩子受到不良情緒的左右,因此教會孩子排解負面情緒,能夠快速將其消滅無形,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當感覺到孩子情緒低落時,不要任其發展,父母要主動詢問孩子是不是有什麼想不開的事。如果孩子不想說,父母也不要強迫孩子,可以試著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帶孩子到遊樂場等戶外場所,放鬆他的心情。這樣一來,孩子就不會被壞心情束縛,沉浸在其中無法自拔,從而做出極端的選擇。
對父母來說,與其關注孩子的行為,不如轉向關注孩子的內心。心理能量是孩子所有外化行為的「晴雨表」,父母要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影響孩子,讓孩子心理充滿正能量,能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就算有負面情緒,也能及時排解發泄。
今日互動:你關注過孩子的內心嗎?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
——————————————
育兒道路上媽媽們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和孩子共同成長難免跌跌撞撞。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什麼問題都可以來找我解答,希望我的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暖心媽媽育兒,暖所有媽媽的心。
我是暖心媽媽,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育兒經驗;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告知)
「一說就哭」,孩子玻璃心的背後,家長要注意「心理能量」
文|暖心媽媽育兒(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小陳的孩子東東最近情緒一直比較低落,前兩天甚至忽然說不想去上學了,而且真的把書包一丟,成天在家躺著。
原來東東在學校因為課堂上跟同學打鬧,被老師叫到辦公桌批評了一頓,從那之後,東東就開始提不起精神了,他有幾次跟父母提起這事,還說老師光說他,不說別人,對他太嚴厲,批評得太狠了。
小陳本來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可孩子的表現卻讓她犯了愁,好說歹勸,孩子就是不肯上學,讓小陳徹底沒了辦法。
其實,東東的表現是非常典型的「心理能量」不足,面對內心的負面情緒,孩子不會排解,只能鬱結在心,提不起生活和學習的動力。
什麼是「心理能量」所謂「心理能量」在心理學上,就是指心能量,它能讓人們意識到自己的內在需求和從而推動人們產生某種衝動和勇氣,並隨之採取某種適當的行為。同時,它也會讓人們產生某種特定的情緒和感情,具有強大的心理力量。
「心理能量」有正能量也有負能量,像主動、積極、開心、平和等都是正面的心理能量,而類似憤怒、害怕、傷心、愧疚等等都是負面的能量。
一個人的心理是積極向上的還是消極悲觀的,都取決於哪種能量佔上風。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因為遇到不順心的事而產生負面情緒,如果能夠適當地得到發泄,負能量就會慢慢消失;可是如果一直堵在心裡發泄不出去,就會堆積積累,到了一定程度,人的心理就會出現問題,變得消極、麻木甚至扭曲,從而做出不理智的事。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還沒有學會像大人一樣自我排解。如果沒有家長的及時引導,將負面情緒及時發泄出來,孩子就會深陷其中,不得解脫。像東東做出不去上學的過激行為,就是心理受到了負面情緒的主導。
孩子的「心理能量」絕大部分來自家長孩子是一個心理積極健康的、容易成功的人,還是一個心理悲觀抑鬱的、經常挫敗的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心理是被正能量主導還是被負能量控制,孩子能否快速擺脫負面情緒的影響而主動積極地向上發展。
這一切,幾乎都取決於家長的影響。
如果家長是具有正能量的人,那麼他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會採取更多類似於「表揚」、「讚美」「客觀」等比較正能量的辭彙;可如果家長本身就是是一個負能量居多的人,那在對待孩子的時候,就會不自主地用「不滿」、「批評」「恐嚇」等具有威脅性的字眼。
受家長的影響,孩子就會獲得相應能量的傳遞。
比如,家長總是詢問孩子「是不是在幼兒園受到了欺負?有沒有小朋友打你?上課老師批評沒批評你?」這樣的問題,貌似擔心孩子受到傷害,其結果卻往往是加重了孩子的焦慮心理。
如果家長換種問法,例如「今天在幼兒園有什麼開心的事啊?有哪些新認識的小夥伴?老師有沒有親你?」之類的問題,孩子就會潛移默化地認為自己是受歡迎的,心裡也會充滿正能量,也更願意去上學,結交新朋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偉大的發明家愛因斯坦曾說過:人的意志如果由百折不撓的作為支撐,那它產生的威力將比那些所謂無敵的物質力量更大。
只要內心有足夠的能量支撐,就算遇到再多的挫折和困難,孩子都會輕鬆克服。所以如果想讓孩子擁有陽光樂觀的心理,父母或許可以多多嘗試下面這些方法。
交談時,多用正能量的辭彙我認識一個上初一的小女孩,雖然學習壓力不小,但每天臉上都是笑容滿面的。而另外一個同班同學,臉上卻很少有笑容,每天看起來都是心情不太好的樣子。
兩個女孩不僅看起來感覺不同,在學習成績上也是有著明顯的差距。愛笑的女孩成績更好,業餘生活也更豐富多彩;而不愛笑的女孩成績只是中等偏下,每天的時間幾乎都用來補課。
見到她們的家長後,似乎自然而然就有了答案。愛笑的女孩,父母都很開朗,跟孩子的交流就是朋友式的,而且經常用正能量的詞來表揚孩子,他們的對話幾乎充滿了「今天真努力」、「表現非常好」、「好聰明」這樣的詞。
而另外一個女孩,家長看著孩子的臉始終是嚴肅且不滿的,動不動就批評孩子「上課又沒聽講吧,這麼簡單的題都不對」、「老師是不說你笨了,不說才怪呢」等等否定性語言,讓旁觀的人聽了都覺得壓抑。
給孩子足夠的愛,提升孩子的幸福感孩子的內心之所以被負能量佔據,往往是體會不到父母的愛,覺得自己是無用的、被拋棄的那一個。
四歲的淘淘是被爺爺奶奶帶大的,雖然小,但做事往往比較偏激,容易動怒發脾氣。父母長期不在身邊,淘淘竟然說出「爸爸媽媽不要我了」這種話。
可見,父母的陪伴與關愛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提升孩子的幸福感,第一步就是多花時間陪伴孩子,不要錯過孩子最重要的心理發育期。事實證明,在充滿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更樂觀更健康。
讓孩子學會排解心理壓力的方法就算父母對孩子照顧得再無微不至,也避免不了孩子受到不良情緒的左右,因此教會孩子排解負面情緒,能夠快速將其消滅無形,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當感覺到孩子情緒低落時,不要任其發展,父母要主動詢問孩子是不是有什麼想不開的事。如果孩子不想說,父母也不要強迫孩子,可以試著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帶孩子到遊樂場等戶外場所,放鬆他的心情。
這樣一來,孩子就不會被壞心情束縛,沉浸在其中無法自拔,從而做出極端的選擇。
對父母來說,與其關注孩子的行為,不如轉向關注孩子的內心。心理能量是孩子所有外化行為的「晴雨表」,父母要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影響孩子,讓孩子心理充滿正能量,能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就算有負面情緒,也能及時排解發泄。
今日互動:你關注過孩子的內心嗎?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
——————————————
育兒道路上媽媽們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和孩子共同成長難免跌跌撞撞。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什麼問題都可以來找我解答,希望我的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暖心媽媽育兒,暖所有媽媽的心。
我是暖心媽媽,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育兒經驗;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告知)